記者從5月11日召開的重慶市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會暨“渝悅養老”“精準保障”行動動員部署會上獲悉,過去一年多,該市發放各類救助資金80多億元,有效保障了150多萬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一年多來,該市困難群眾救助問題專項整治取得實效,分層分類精準救助體系持續深化。
鞏固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方面,該市持續健全完善綜合救助保障政策體系,聚焦脫貧不穩定戶、邊緣易致貧戶、突發嚴重困難戶等對象開展常態化摸底排查。按規定將21.4萬符合條件對象納入農村低;蛱乩藛T救助供養范圍。
為兜住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該市及時調整社會救助保障標準,城市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717元,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581元,特困人員基本生活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932元,漲幅均為12.8%。支出資金74.5億元,城鄉低保、特困供養等95萬余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11.84萬人次突發急難臨時性生活困難得到有力緩解。
此外,該市針對新冠疫情反復發生、持續高溫旱情和暴雨洪災等影響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群眾及時給予臨時救助,情況緊急的實行“先行救助”,全年臨時救助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2.72萬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4489.17萬元;臨時救助受高溫旱情影響困難群眾412人次,發放臨時救助金143萬元;做好臨時救助與就業幫扶的銜接,對符合條件的997名未參保失業人員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45.3萬元。
同時,該市還將實施“精準保障”行動,加快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切實兜住兜準兜好民生底線。
聚焦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特殊困難群體,執行好低保條件認定、審核確認辦法等制度,落實好低保漸退、就業成本扣減等政策,全面開展低保邊緣家庭認定,有序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確保低保對象穩中有增。
強化急難救助功能,全面施行由急難發生地實施臨時救助,切實提高救助時效。聚焦低收入人口進行動態監測精準救助。持續開展低收入人口動態摸排,進一步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及時發現遇到急難愁盼問題的困難群眾并納入動態關注。(張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