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rogress id="zkcze"></progress>
    <rp id="zkcze"></rp>
    1. <th id="zkcze"></th>

      請用微信小程序<重慶新聞網分享圖制作工具>掃碼
      請用微信掃一掃分享
      “泉”力振興:以泉會天下友 東溫泉打造溫泉特色小鎮
      2022年05月26日 20:44 來源:中新網重慶

        中新網重慶新聞5月26日電(彭怡) 巴南區東溫泉鎮一座因泉得名,因泉而興的小鎮。其溫泉總儲量全國第一,總量達45億立方,占重慶主城溫泉總儲量的三分之一。且水中富含氡、氟、鍶、鋅、鋰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被譽為重慶“五方十泉”中首善之泉。

        東溫泉以“泉”振興鄉村。自2016年東溫泉鎮被評定為重慶市35個特色小鎮之一后,該鎮圍繞溫泉度假,依托自身“非常6+1”(既一洞、一浴、一禪、一山、一河、一泉、一湖)的旅游資源優勢,以“大文旅”、“大休旅”為開發目標,以溫泉度假、養生養老為特色,打造獨具特色的“溫泉旅游度假小鎮”。

      圖為東溫泉自然美景。 巴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圖為東溫泉自然美景。 巴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溫泉+”大健康,聚焦文旅產業路

        “環境美、空氣好,又有養生溫泉,靠著這些有利條件,我的農家樂生意一直都不錯,節假日常常滿員!睎|溫泉鎮的校園春農家樂經營者吳坤茂笑呵呵地說,馬上端午節快到了,房間都已經被預定了。

        東溫泉鎮豐富的旅游資源讓當地村民找到了致富路徑。據了解,東溫泉鎮獲批巴南區首家國家4A級景區及重慶市首批十大旅游度假區,現有大小景點85個,星級酒店6家,農家樂40余家(其中星級農家樂5家),能同時容納9932人用餐,總床位數2841個,各酒店農家樂均功能齊全,可同時滿足游客參觀、游賞、休閑、商務、會議等多方面不同層次的需求,形成了集溫泉洗浴、康療保健、觀光體驗、餐飲娛樂于一體的溫泉旅游區。

      圖為秀泉映月酒店。 巴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圖為秀泉映月酒店。 巴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我鎮堅持把旅游產業作為富民強鎮的支柱產業,不斷深化文旅農有機融合,積極引導傳統溫泉業態向新型文旅休閑綜合方向升級發展!睎|溫泉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搭建了“泉(四季五感養生泉)、康(溫泉運動康體)、養(藥食同源調理)、會(商務會議)、住(居住)”的溫泉產業鏈,旨在打造旅、文、農、商聯動的泛旅游產業體系。

        該負責人說,東溫泉鎮將不斷發展壯大旅游核心產業,培育高端養老產業,力爭通過3—5年的努力,實現年接待量超過6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12億元。

        改善人居環境,以“宜居”留人心

        2.5公里長的鮮花大道,明亮的路燈,古香古色的街道……

        眼前的場鎮,令多年生活在東溫泉的居民胡召友內心有了前所未有的滿足、幸福。他說:“以前亂搭的線纜不見了,房屋外立面變成了新中式,道路變平坦了……我們的日子越來越美了!

        而東溫泉鎮改善人居環境舉措不止于此。

        據了解,該鎮投入市級特色小鎮專項資金500萬元,拆除位于場鎮正街的67棟有安全隱患建筑物的老舊飛檐、廊檐,在場鎮、重要的交通路口、河流、水庫安裝96個視頻攝像頭、10處安全標示牌,增設旅游安全設施6處,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感。投入市級特色小鎮資金2000萬元,對原有老舊臟污的墻面刷新,規范空調機位、整理墻面雜亂的管線線纜,統一規范沿街商戶的店招店牌,改善原有雜亂無序的狀態,增強了群眾的幸福感。

      圖為東溫泉場鎮。 巴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圖為東溫泉場鎮。 巴南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同時,投入市級特色小鎮專項資金1500萬元,對城鎮主街和鮮花大道進行了綜合環境整治,安裝樹圈,鋪設彩色混凝土,栽植植物花卉,對人行道和人居環境進行了美化靚化改造,在重要節點布局了“小而美”的景觀小品,東泉場鎮翻新太陽能路燈408盞,五布場鎮翻新路燈126盞。整合商會資本新建停車場5000㎡,吸引社會資本修建市民休閑廣場,700㎡,增強了群眾的獲得感。

        維護“生態”空間,謀劃長遠發展

        東溫泉有著山水、溶洞、溫泉、禪寺……以及民俗文化、裸浴文化、禪茶文化、抗戰文化、知青文化、溫泉文化等旅游資源,使這座特色小鎮韻味綿長雋永,令人流連忘返。

        “自然賜予了東溫泉美景、良泉,我們定當倍加珍惜自然的賜予!睎|溫泉鎮相關負責人說,我鎮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的發展理念,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和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嚴格按照“三條”紅線要求發展,遵照市級風景名勝區、市級旅游度假區、市級森林公園的相關要求,明確好生活、生產和生態的空間關系。

        同時,持續開展松材線蟲防治,保護森林不受病蟲侵害,強化森林防火責任落實,完成退耕還林2014.9畝,實施四旁植樹300畝,已完成農田林網、特色經濟林改造7250畝、幼林撫育1000畝,森林撫育4100,順利完成三年國土綠化提升行動,守護好“青山”。爭取國債資金4000萬元建設東泉片區管網9.56公里,建設五布片區管網5.5公里,解決五布河沿線的污水直排現象,改善五布河沿線的生態環境,保護好“綠水”。為沿河兩岸的居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優質水源,更高質量保護長江二級支流五布河。

      【編輯:張霽雯】